即將要前往海外擔任志工的我們,在這緊湊的受訓行程中,國合會亦安排了公益服務的時段,但由於實在很難有機構一次容納得了我們四十多人這麼大陣仗,因此將我們分為三批,每週五下午前往聖若瑟失智老人養護中心從事服務。
聖若瑟失智老人養護中心︰
http://www.cfad.org.tw/亦為財團法人天主教失智老人社會福利基金會
曾經在電影中看過被美化過的阿茲海默症病況,對親人記憶逐漸地失去,對自身掌握能力的退化,第一次實際與失智症的老人們相處,沒有美麗動人的場景,卻滿是手足無措的心情。
前一天晚上大家熱烈討論的活動,雖然心裡早已有準備,現場狀況很有可能和我們所想像的大不相同,在聽完工作人員的說明,真的走上二三樓,在電梯門打開的同時,還是慌了起來,事先準備的活動和歌曲,因為一位爺爺的激烈情緒反應,沒有辦法好好的表演完,雖然有些失望,倒也可以釋懷,我想總是要隨時預備好這樣的心情,即使之後出國也是,畢竟那是一個更加難以預測的國度了,不能只依著我覺得應該是怎麼樣的想法運行。
跟長輩們相處的時間不長,我也不確定我們的到來對他們來說是否有意義,以前每次去安養機構都很害怕離開,或是跟長輩們承諾我們會再來看他們,因為曾經看過離開時,他們眼中的淚水,或是噙著淚緊握著我們的手說再見,都會忍不住覺得這樣的承諾實在太殘忍了。
面對失智的長輩,我並不期待他們會記得我們,最讓我敬佩的是長期在中心服務的志工和工作人員,他們知道每一位長輩的故事,面對每天可能一再重覆的問題,長輩們的記憶或是表達狀況,只會逐漸地變差,在這樣的狀況下,還能看到他們開朗細心地照顧著長輩,真的很不容易,如果只是將他視為一份工作,可能沒辦法支撐下去吧。
在餵長輩們吃飯時,隔壁有一位伯伯在餵一位伯母吃飯,看來是她的親人,在週五下午來看她、照顧她,聽著工作人員和伯伯的對話,稱伯伯為新好男人,我猜這位生病的伯母和伯伯可能是夫妻,他餵她時,伯母一直生氣,不願意吃飯,試了幾次都沒有辦法,伯伯無奈,只好請工作人員來協助,才順利地餵伯母吃飯,心中其實有點心酸,如果將來我最親或是最愛的人,慢慢地不記得我了,認不出我了,視我為陌生人,會是多心痛的一件事,而面對這樣的親人時,我又有如此耐心嗎……
因此,可以理解志工團長淑惠大姐和副主任王小姐,跟我們分享的,他們這個領域的志工不太一樣,很少有年輕人願意來,我想很多人可能無法承受或不想面對這樣的沉重,所以我真的非常佩服工作人員們,不管是誰,都擁有有尊嚴地生存著的權利,我想他們為長輩們做的就是這樣的工作吧,被送到這裡,有人照顧的長輩們是幸運的,雖然可能在一轉身就忘記了剛剛的情緒,過五分鐘就忘記了剛剛跟他說話的人是誰,他們的身體和記憶都一直在衰退,無法恢復,但是在他們還生活著的每一秒鐘,他們都還擁有好好生活和歡笑的權利。
近期上映的《明日的記憶》由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和雷公電影聯合發行,敘述中年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故事。
電影官方部落格︰
http://blog.sina.com.tw/tomo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