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4日 星期二

發電報

16號字穿上熨燙的整整齊齊的標楷軍服,想必也抹了髮油,
一個個維持著既定間隔
最小行高28的間距排排站好,
等候指令移動位置,
偶爾會有竊竊私語東張西望的時候。
我大聲說:
喂!
結構、結構、結構,
說了往右就不要往左看,
擠成一團是怎麼回事?
隊首字要挺出來,把隊伍結構分出來,
別人才看得清楚,
那麼多人擠上來,怎麼擠得下這一頁的空間?
該下去的就下去。
第六排第一個,你落單了,回到上一排坐吧!
等幾位長官巡視一輪後,
又刪去了不少名額,
整個隊伍變得更清爽清楚了,
但不是這樣就夠了,
有時候還得等等遠方來的電話通知才能真正定案,
等待時間不一,
有時長有時短,有時令人心焦。
終於等到電話響起,
好了,
現在大家可以掛上名牌準備出發了,
走出這個門,
代表的就是團體的意見,不再是自己的想法,
這點別弄錯了。
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確保隊伍最後依照長官安排的方式出發。
去吧!出發吧!
趕在地球另一端的太陽升起前抵達吧!
這裡我們的工作暫時落幕,
但那裡又是新的一天開始了!

人在組織中如何生活

我不確定是不是因為我接受過的社會科學教育,讓我常常在觀察人類活動時,傾向先用抽離的通則方式去思考,再去看不同文化的差異。 我常常思考工作中組織和個人的關係。 我對組織到底是抱著何種信念? 我相信組織能為人帶來成長,讓個人獲得他想要的嗎?    我相信,但也不完全相信。 個人需要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