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日 星期一

最近的生活

週六下午亞松森一陣暴雨,家中的電力系統再度停擺,花了一下午煮的金瓜米粉和蔬菜濃湯,只好全部放到辦公室冰箱,順便去加個班,一直到週日早上出門時,電力都沒恢復。

夜晚的風聲咻咻咻地像颱風一般,停電後的室內很悶熱,在黑暗中好一陣才睡著。

週日早上去考了今年的日文檢定,我並沒有很熱心地讀書,一個禮拜上一次課,下課後也只以看日劇當作練習,非常龜速地前進著。不像當初學西文時,被丟到一個西語的環境中,有不得不學習的動力,現在並沒有立即使用日文的需求,純粹是求知慾在支持,其實我常常在想是否有必要繼續學日文,但想一想,也沒有甚麼特別的理由想放棄,也許學日文對我來說,雖然沒有迫切的需求,但不為了甚麼功利的原因學習也好,是在被工作填滿的生活中,是一個工作之外的出口。

最近非常著迷於極簡主義和永續的生活方式。

這類的書和影片往往會吸引我的目光。Youtube上很多日本或韓國的Youtuber走這樣的風格,他們通常不露臉,也不對鏡頭說話,只是以第三人角度拍攝他們烹飪打掃和度過一天的影片,切菜時的刷刷聲,手沖咖啡,鍋蓋打開瞬間的蒸氣,配上優美的運鏡音樂和有質感的空間佈置,這樣的影片我可以一看再看,非常療癒。

我看了很多極簡主義的書,在能力所及的範圍內去執行這樣的理念,花時間煮菜,早上打蔬果昔,少吃肉,盡量減少購物,不囤積,不因為打折買東西,旅行時不買紀念品。最近甚至有點強迫症,生活中產生的很多垃圾讓我覺得不太舒服,無法執行垃圾分類這件事也讓我有點難受,看到大量的廉價消費和過度包裝的產品,總是讓我忍不住想這些東西最後會出現在哪一座垃圾山中。

我跟男友說,不需要因為節日或生日而送我禮物,我不缺乏任何東西,我需要的物品,我自己會買,如果真要送我東西,可以為我煮一頓飯或是烤一個藍莓派。

做為一個人,活在世上的這段時間,想以甚麼樣的方式和地球相處,這件事最近常常在我心中。 



人在組織中如何生活

我不確定是不是因為我接受過的社會科學教育,讓我常常在觀察人類活動時,傾向先用抽離的通則方式去思考,再去看不同文化的差異。 我常常思考工作中組織和個人的關係。 我對組織到底是抱著何種信念? 我相信組織能為人帶來成長,讓個人獲得他想要的嗎?    我相信,但也不完全相信。 個人需要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