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18日 星期一

阿塔卡瑪(Atacama)沙漠的星空

 我想事情應該是從Atacama沙漠開始的吧,引發了我一些思考。

在Atacama沙漠夜晚的黑暗夜空中,因為乾燥和高海拔,可以看到比平常更多的星星,這也是為什麼在Atacama沙漠中,有由66座天文望遠鏡所組成全世界最大的天文台,中文叫做「阿塔卡瑪大型毫米及次毫米波陣列」(Atacama Large Millimeter/submillimeter Array),這名字看中文完全看不懂是什麼,縮寫是ALMA,這個字在西班牙文中的意思剛好是「靈魂」。
我去Atacama的時候,雖然沒有去拜訪ALMA(目前因為疫情暫時不對外開放),但就算是只是旅遊觀星行程,都會先幫你做一段宇宙和星系的解說,再帶你用天文望遠鏡觀星,當導遊在螢幕上秀出地球和太陽系行星的對比大小、我們所在的銀河系與其他一個個更大的星系的對比時,突然提醒了我,在這個宇宙中,地球是多麼的微小,我們在其他行星旁,就像一個小點,那天透過天文望遠鏡,我的眼睛在望遠鏡中看到了太陽系中體積比較大的土星和木星,土星外圍的那一圈環非常明顯,非常好認,你能想像在在望遠鏡中看到木星和土星的感覺嗎?
在圖片上,地球在木星旁間小到幾乎快看不見,可是這個小點上,卻有這麼多各式各樣的生命存在,人也創造了歷史、美好和很多無謂的衝突,人類在地球上爭執的同時,宇宙中各個星系中星球的誕生和死亡都不斷在發生,星星誕生、星星死亡,這在很久很久以後的將來,也會發生在地球上,瞬間會感覺到我的意識能在這個時間點,存在這個地方,並不是一件普通的事,也讓我覺得宇宙中某處一定有以某種形式存在的生命。
最近無意間看了一支影片談到「地球的一生」,如果把地球的一生縮短到24小時的話,地球的生命已經過了一半,我們現在正活在中午12點左右的時間,人類的出現只佔了地球到目前為止的生命非常短的時間,地球曾經不適宜居住,在出現生物後,也曾經經歷過多次的生物大滅絕,為什麼當初生物會滅絕,為什麼現在會有這些生物在地球上,我們並不知道,但可以知道的是,在幾十億年後,太陽可能會吞噬地球,在幾億年後,也有可能地球環境不再適合植物生長,當然,到那時後,我們都已不存在,人類也未必以現在的方式存在。
說得很遠,我只想說,我很喜歡現在地球的大自然,每次散步時,我看到這些生活在地球上的各種美麗的動植物的樣貌,每片葉子抽芽、伸展、掉落,都覺得這是一個很值得珍惜的片刻。
我沒有強烈的宗教信仰,我不知道人的靈魂死後會去哪裡,但有一句我很喜歡的話:人生只是地球上的一趟旅行。
地球的的誕生和消失對宇宙可能也只是一個剎那,但這個剎那是我們僅有的。
此時,此刻。

2022年3月21日 星期一

短劇開始

 


《短劇開始》


努力,一定會有結果嗎?

如果為夢想努力了,最後還是沒有成功,這些努力和時間是不是沒有意義?

由高中同學三人所組成的團體「馬克白」(マクベス)從高中畢業後就一直以表演短劇和成為成功的搞笑藝人為目標,三個人參加著不斷被拒絕的試鏡和打零工,擠在一間老公寓,拮据而不上不下地生活著,除了打工,就是每週固定在家庭餐館討論段子,每天在公園裡排演,可是成軍快十年還是沒紅起來,馬上就要10年,面對當初組團時和家人定下了10年沒紅就要解散的約定,過了10年這樣的生活,近30歲的成員們也各自面臨家族、成家、生活上的壓力和對未來的迷惘。

這齣日劇裡的每一個角色都活在一種摸索人生或處在卡關的混沌狀態中,這也是大部分人人生的真實狀態。

我喜歡日劇的原因,就是因為日劇常常關注這種很細微的、普通人人生意義的思索,馬克白三人這就算是所謂的追隨夢想,這10年的生活,也不是因為短劇真的是他們的遠大夢想,夢想也不是真的那麼偉大的事,人生所做的決定有時只是一個很隨性的契機,就決定做下去了。

為了逗自己喜歡的女孩笑,為了高中國文老師一句稱讚他們短劇的話,或僅僅是因為他們一起討論短劇段子時,很開心。

在三人為了要不要解散團體而苦惱時,邀請了當初稱讚他們的高中老師,想請老師給他們一點意見,原本以為老師會鼓勵他們繼續往夢想前進吧,結果老師卻說:「我覺得你們還是解散比較好吧。」三人傻眼,好像自己最後可能受到的支持也沒有了。

現實還是殘酷的,如果解散了,放下了辛苦追求了10年的夢想這件事,就代表輸了嗎?現在放棄,是不是過去這10年就白費了?

另外一個角色,是在職場和情場上因為太過認真而受到心靈創傷的女孩,在從大公司辭職和失戀後一度掏空了自己所有的力氣,跌坐在家中一週起不了身、出不了門,是妹妹為了照顧她搬進家中,一點一點地幫忙,才讓她恢復元氣。

她後來在馬克白固定去的家庭餐館打工,也因此認識了他們,她非常喜歡馬克白的作品,雖然是個不紅的團體,卻成為她慢慢恢復自己心靈力量的重要支柱。

馬克白解散後,她在最後的演出後跟成員表達馬克白對她來說的重要性,雖然他們粉絲不多,從來沒真正紅過,最後還解散了,可是他們卻對她的恢復人生常軌的路上有重要的意義。

每一段短劇,都是一段人生故事的創作,短劇開始,短劇落幕。

這齣戲用一種很溫柔的方式描述這些受傷的、在人生路上迷惘的人的故事,好像在告訴你,沒關係,你可以好好面對自己的內心,真的不行時,放棄也不代表輸了,你過去的這些努力,不是白費,也不是輸了,一個階段的結束,只是一個新的開始。

人在組織中如何生活

我不確定是不是因為我接受過的社會科學教育,讓我常常在觀察人類活動時,傾向先用抽離的通則方式去思考,再去看不同文化的差異。 我常常思考工作中組織和個人的關係。 我對組織到底是抱著何種信念? 我相信組織能為人帶來成長,讓個人獲得他想要的嗎?    我相信,但也不完全相信。 個人需要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