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確定是不是因為我接受過的社會科學教育,讓我常常在觀察人類活動時,傾向先用抽離的通則方式去思考,再去看不同文化的差異。
我常常思考工作中組織和個人的關係。
我對組織到底是抱著何種信念? 我相信組織能為人帶來成長,讓個人獲得他想要的嗎?
我相信,但也不完全相信。
個人需要時常保持一點距離,去評估自己與組織目前的關係是正向還是有毒的。
這裡的組織指的包含各種公私部門團體,企業政府和非營利機構。
人是社會的動物,需要透過以技能或資本交換金錢的方式生存下去,在工作中學習技能,也喜歡在組織中獲得的肯定,社會地位和歸屬感。
組織需要集合個人之力去達成目標,處理麻煩事,帶來績效和成長,所以用金錢購個人的時間和技能,給個人身分的認同,此外,也會運用組織願景,使命感和個人成就感等歷史中的故事策略,讓個人更心甘情願地去完成工作。
不論是公部門還是私部門,都是為了提供社會大眾價值,以民主國家來說,政府組織在意的是國家生存和公眾利益,執政時的政黨利益,執政黨在乎施政成果能否在選舉時達到選票變現,並長期維持國家穩定運作,商業組織追求利潤和提供社會商業價值。
組織並不只有神聖的一面,不需要美化成個人實現熱情和犧牲奉獻的場所,雖然東亞文化中為了在組織中得到肯定晉升,人在工作場所中的過度勞動常被病態地讚揚。
如果個人能一步步達成目標,就會在組織中被肯定,繼而去承擔更多責任和要求。
理想的情形下,個人是因為與組織目標一致才加入,除了換取金錢,也藉此打造社會紐帶和實現自我,我覺得可以先去思考個人想要的生活和重視的價值,再去思考這個組織所要追求的目標和文化,和自己是否有一起並肩同行的空間,選擇加入當然也可以選擇離開。
組織並不總是完美,裡面有各種奇怪的人事物,也有利用組織濫權的人,遇到這種人時要小心,看清楚他也只不過是在這個組織中當下握有權力的人而已,權力會來,也會離開,不要被他看似擁有的權力嚇住了。
這一切都會過去。
小心不要鑽進牛角尖,迷失了目光,只為了組織或他人的目標而活。
把照顧自己的中軸拉出來,為自己的生活決定優先順序,好好地去呵護在乎的人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