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29日 星期四

尼加拉瓜日記(四十二)

今天早上的獎學金學生中文課上,來了一位特別嘉賓Mr. Rodolfo González,他是尼加拉瓜人,但在1979年就到台灣唸大學,也在台灣結婚生子(太太是台灣人),在台灣待了十多年,說得一口流利的中文,現在也是中文老師,算是這些小朋友的老學長,也認識已經在台灣的尼加拉瓜學生,因此秘書特別請他來跟小朋友們說說話,交換一些資訊。

他1991年就回到尼加拉瓜,所以對台灣的近況無法著墨太多,但對他們一番“訓勉”的內容倒是令我印象深刻,(全講西班牙文,所以要很認真聽!)尤其是慷慨激昂地對他們說希望他們好好唸書,將來他們都是幫助尼加拉瓜發展的生力軍,還舉例說老師和大使館秘書他們也都是外國人,他們能把西班牙文學好,我們當然也能把中文學好!(心裡OS:其實我沒有學好啦,西文還是很爛...)這樣的激勵方式,在我們父母那一代也許會出現,但對現在年輕人,已經不常聽到 “我要為了台灣的未來好好努力!”這種話了。

在這裡,常常可以感受到尼加拉瓜人對自己國家的無力感和無奈感,有些人是滿腔熱情地要為國家的未來的努力,但也有些人對我說,以後他想離開這個國家,不想住在這裡。這個國家裡,超過一半的人口生活在貧窮線以下,(聯合國貧窮線︰每天每人所得低於一美金。)也見到許多人坐擁豪宅,出入高級俱樂部,雖然世界各國對尼加拉瓜的援助不斷,民生經濟卻不見起色,甚至還有往回走的跡象,這是我第一次長期待在一個貧富差距這麼大的國家,富者極富,貧者極貧。剛來尼加拉瓜時,在雜貨店裡發現一個現象︰所有東西都有極小包裝,比如說賣一杯份的咖啡粉,買回去只能泡一杯咖啡,一小包洗髮精,只能洗兩次,一根一根賣的煙,在台灣習慣了「大包裝比較便宜」這種思考,剛開始有些疑惑,後來也就明白了,答案也很簡單,做極小包裝是因為,這裡太多貧戶不知道明天的錢在哪裡,他們的錢就只買得起今天用的東西,今天有錢就買一根煙抽抽,買一小包洗髮精洗洗頭,至於明天,明天再說吧。

尼加拉瓜人口約550萬人,面積大約是台灣的三倍多,是拉美第二貧窮的國家(第一是海地,今年四月因糧食危機暴動),到2005年九月為止,欠有約54億美金外債,因高額外債及長期貿易赤字難以發展。

3 則留言:

  1. 我今天才發現你ㄉ網站 我叫 鄭又榕 我今年也參加ㄌ志工的徵選 現在心情也是七上八下的 因為等放榜啦 我也不知道會不會錄取 我看你ㄉ網誌 妳認識一位從印度回來志工 你有她ㄉ網誌嗎 因為我對印度興趣ㄉ哈哈
    請問你那天氣會很熱嗎 謝謝囉

    回覆刪除
  2. 巴拿馬也是貧富差距很大,我發現大部份中南美洲的土地還是被少數人(地主)把持,突然讓我想起台灣過去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回覆刪除
  3. Hello,凱爺,
    這裡也是啊,大部分資源是在少數人手上,這裡生產稻米不足的需要依賴進口,(很多東西都靠進口)進口的資源是掌握在很少數人手中,我記得之前台灣捐贈稻米給尼加拉瓜時他們就曾抗議,因為影響到他們的生意了...,即使捐了米,有多少米能真正到貧戶的手中?

    回覆刪除

人在組織中如何生活

我不確定是不是因為我接受過的社會科學教育,讓我常常在觀察人類活動時,傾向先用抽離的通則方式去思考,再去看不同文化的差異。 我常常思考工作中組織和個人的關係。 我對組織到底是抱著何種信念? 我相信組織能為人帶來成長,讓個人獲得他想要的嗎?    我相信,但也不完全相信。 個人需要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