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異國,真的真的,才發現台灣有多麼地舒適便利。
以前在台灣時,只有颱風來才會停水停電,衛生條件良好的環境,獨自行走也能安心的權利,各式商店24小時提供你生活上的需求,這麼棒的環境,真的並不是每個地方都有。
還有更重要的是,在台灣,全民健保讓每個人都享有受到醫療照顧的權利。之前這幾個禮拜,由於手和腳都受過敏所苦,皮膚上一塊一塊不明的搔癢,身體不舒服,心情就容易暴躁,在去鄉下玩時,朋友帶我去當地的公立醫院看病,當我在車上,張望詢問醫院在哪裡時,他卻跟我說已經到了,是棟感覺相當老舊的平房,一走進醫院,看來昏暗陳舊的陳設,讓人有些不放心,倒還算乾淨,只看到幾個護士在醫護站(?)做事,也不用掛號,我們問了問護士醫生在哪,曲徑蜿蜒地走進了醫院的深處才找到醫生,看病過程極之快速,老實說,有點太快了,後面也沒有等待的病患,怎麼三兩下就開始開藥,也沒仔細看看我皮膚過敏的地方,雖然心中充滿疑問,但更多的疑問是因為聽不懂醫生講的用藥方式,而不停的詢問我朋友,讓人心裡很不安。
拿了藥單,因為我沒有這裡的社會保險,必須自行到藥局購買所有的藥品,等於完全自費,之後再向我的保險公司報帳,但用了四五天,過敏的症狀未見好轉,我決定改向台灣技術團詢問,他們馬上推薦我到尼加拉瓜最貴的醫院Vivan Pellas,在這裡,光是看診費就要30美金,之後的所有藥品一樣完全自費購買,這裡有最好的設備和乾淨摩登的環境,是有錢人才會來的醫院,我看病的時候,雖然看診過程相當詳細,但看診費加藥品,總共花了我台幣三千元,貴得嚇人,而這只是皮膚過敏而已!
在課堂上與我的西文老師討論,在尼加拉瓜,只有擁有固定工作的人和他們的孩子才有社會保險,我的西文老師就是沒有保險的一員,因為他是大學的時薪教師,沒有正式職員的保障,順帶一提,這間大學裡75%都不是固定職員,比例高得驚人,像他一樣沒有保險的人,所有的看診和藥品費用都要自費支出,連在大學裡教書的老師都沒有保險,更別說許多的女傭和工人階級,大部分的人只去得起便宜的公立醫院,甚至很多人連公立醫院的錢都付不了,而在公立醫院裡,服務並不好,看病速度極快,(就像我之前遇到的一樣)病患也買不起貴的藥,因此常常治療效果不彰。
而我去的醫院Vivan Pellas,就是不在當地社會保險體系內的醫院,必須完全自費,因此雖然設備良好,醫院裡所請的都是當地最好的醫生,但是窮人完全不敢走進醫院大門,三千塊台幣,已經是尼加拉瓜不少勞動階級半個月到一個月的薪水了,我的西文老師告訴我,這裡的公共健康系統相當差,只能照顧到很少數的人。
原來在這裡,接受治療的權利也分階級,窮人,沒有生病的權利。
2008年2月23日 星期六
2008年2月20日 星期三
尼國日記(二十三) 每天停水的日子
二月十八日
搬家與寄宿家庭同住之後,我才發現原來大部分的馬納瓜市民,其實都過著每天固定時段停水或停電的生活,我以前住的地方,其實是大部分都住著外國人和有錢人住的高級住宅區,因此才能享有不停水不停電的特殊待遇。現在住的地方,雖然也相當不錯,但是就不在此範圍內,因此每天下午的五點半到晚上十二點,是我家的固定停水時段。
而家中新裝的熱水器,也因為水量不足,只在早上才能順利運作約兩個小時左右,每天停水,這種一聽到時會覺得受不了的事,在經歷了一開始的不適應後,也慢慢習慣了,不得不地養成早上起床後洗澡的習慣,我們也每天固定儲水做為晚上的用水。
記得我剛搬來不久,非常不習慣每天停水的生活,週末假日和他們去海灘玩,原本應該是開心的行程,現在回想起來,卻是我來尼加拉瓜之後,第一次哭,去海灘的路上,顛簸了好一陣子,在車上我已經開始暈車,出了首都,這裡大部分的路都沒有路燈,路況也很差,開車的人必須一直閃躲路上的大坑洞,一路上,胃都覺得在翻攪,到了目的地,雖然是美麗寧靜的海灘,沒有所謂的餐廳,只是搭了幾個棚子,在後面煮起食物,當你一走到廁所時,根本沒有抽水馬桶,廁所很髒,只在外面吊塊布,根本沒有門,在門外擺了桶污濁的水讓人洗手。在吃飯時,我盡量忽略我所看到的廚房的狀況,不想去記得廚房有多糟,但是我的肚子還是很誠實地反應,在回家的路上,我非常非常地不舒服,而那裡可是荒郊野外!連路燈都沒有,去哪裡找廁所,即使後來找到廁所時,又遇到一樣的慘況,一進去看到是抽水馬桶別高興地太早,因為沒有水可以用!
不知道是誰說過抽水馬桶真是上世紀最偉大的發明之一,我真是深表贊同,回到家,家裡也沒水,沒辦法洗澡,一整天我都在極度的不舒服和衛生條件讓人無法忍受的廁所中度過,就帶著滿身的風沙和病體情緒崩潰了,大哭了一場,邊哭邊氣自己怎麼因為這種小事崩潰,這麼吃不了苦,也許是在當下生病的狀況下,更容易爆發出這樣的情緒。
現在,也的確漸漸習慣了,也能接受洗冷水澡,不想洗冷水時,我就會燒一壺熱開水,人總是會找到適應環境的方式,我也必須承認,住在首都,已經比鄉下接近台灣的生活多了,住家環境也不差,當我去鄉下玩時住在朋友家,一般的房子,白天可以看到屋頂透著光進來,浴室和廁所一樣是掛兩塊布隔開而已,沒有蓮蓬頭,只有一根水管洗冰水,屋裡還住了幾隻蝙蝠,晚上蚊子多到非掛蚊帳不可,我當時心裡只想著:「還好我媽沒看到我住的地方。」
有一次,卻聽到我寄宿家庭的朋友說,覺得自己很幸福,因為現在有乾淨的水可以使用,有足夠的食物,生活在和平的狀態下,不用像某些非洲國家的人,在戰爭中逃難和受苦,和家人離散,在生死之間掙扎,咚一聲在腦中炸開,我有什麼好抱怨或覺得難受的呢?真的是太嬌了。
搬家與寄宿家庭同住之後,我才發現原來大部分的馬納瓜市民,其實都過著每天固定時段停水或停電的生活,我以前住的地方,其實是大部分都住著外國人和有錢人住的高級住宅區,因此才能享有不停水不停電的特殊待遇。現在住的地方,雖然也相當不錯,但是就不在此範圍內,因此每天下午的五點半到晚上十二點,是我家的固定停水時段。
而家中新裝的熱水器,也因為水量不足,只在早上才能順利運作約兩個小時左右,每天停水,這種一聽到時會覺得受不了的事,在經歷了一開始的不適應後,也慢慢習慣了,不得不地養成早上起床後洗澡的習慣,我們也每天固定儲水做為晚上的用水。
記得我剛搬來不久,非常不習慣每天停水的生活,週末假日和他們去海灘玩,原本應該是開心的行程,現在回想起來,卻是我來尼加拉瓜之後,第一次哭,去海灘的路上,顛簸了好一陣子,在車上我已經開始暈車,出了首都,這裡大部分的路都沒有路燈,路況也很差,開車的人必須一直閃躲路上的大坑洞,一路上,胃都覺得在翻攪,到了目的地,雖然是美麗寧靜的海灘,沒有所謂的餐廳,只是搭了幾個棚子,在後面煮起食物,當你一走到廁所時,根本沒有抽水馬桶,廁所很髒,只在外面吊塊布,根本沒有門,在門外擺了桶污濁的水讓人洗手。在吃飯時,我盡量忽略我所看到的廚房的狀況,不想去記得廚房有多糟,但是我的肚子還是很誠實地反應,在回家的路上,我非常非常地不舒服,而那裡可是荒郊野外!連路燈都沒有,去哪裡找廁所,即使後來找到廁所時,又遇到一樣的慘況,一進去看到是抽水馬桶別高興地太早,因為沒有水可以用!
不知道是誰說過抽水馬桶真是上世紀最偉大的發明之一,我真是深表贊同,回到家,家裡也沒水,沒辦法洗澡,一整天我都在極度的不舒服和衛生條件讓人無法忍受的廁所中度過,就帶著滿身的風沙和病體情緒崩潰了,大哭了一場,邊哭邊氣自己怎麼因為這種小事崩潰,這麼吃不了苦,也許是在當下生病的狀況下,更容易爆發出這樣的情緒。
現在,也的確漸漸習慣了,也能接受洗冷水澡,不想洗冷水時,我就會燒一壺熱開水,人總是會找到適應環境的方式,我也必須承認,住在首都,已經比鄉下接近台灣的生活多了,住家環境也不差,當我去鄉下玩時住在朋友家,一般的房子,白天可以看到屋頂透著光進來,浴室和廁所一樣是掛兩塊布隔開而已,沒有蓮蓬頭,只有一根水管洗冰水,屋裡還住了幾隻蝙蝠,晚上蚊子多到非掛蚊帳不可,我當時心裡只想著:「還好我媽沒看到我住的地方。」
有一次,卻聽到我寄宿家庭的朋友說,覺得自己很幸福,因為現在有乾淨的水可以使用,有足夠的食物,生活在和平的狀態下,不用像某些非洲國家的人,在戰爭中逃難和受苦,和家人離散,在生死之間掙扎,咚一聲在腦中炸開,我有什麼好抱怨或覺得難受的呢?真的是太嬌了。
尼國日記(二十二)
文化衝擊之一:女傭文化
女傭文化在中美洲非常普遍,即使在這據說是中美洲最貧窮的國家,中等以上的家庭,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兼職女傭,可能一週來家裡三四天,打掃洗衣並煮飯,更別說是外國人或有錢人了,女傭常常是住在家中全天待命,也有許多尼加拉瓜人到較富有的鄰國哥斯大黎加或甚至美國當女傭,想辦法在異鄉為家鄉的孩子賺取生活費,供他們讀大學,有許多母親因此長時間和自己的子女分離。
搬到當地的寄宿家庭之後,家裡有part-time的女傭,一週來清掃三天,她也可以自由地取用冰箱的食物,每次大約從早上八點待到下午三點,洗所有的碗盤、衣服,打掃整個住家環境,並準備家中三人的食物,這樣一個月的薪資大約70美金,也許是因為這樣,我觀察到當地人吃完飯時,很自然地什麼東西也不收,準備等隔天女傭來時再洗,看得我手很癢,很想直接把杯盤拿過來洗一洗,或是不停地收拾,不過當然是被阻止了,唉,我真是沒有當少奶奶的命,也許是因為自己一個人在外面住久了,早就習慣什麼都自己動手吧!
從最有錢的人到經濟狀況不佳的家庭都有女傭,也許只有那些需要去幫傭的人沒有女傭吧,我想這樣的情況是這裡普遍偏低的薪資結構造成的,人力的價值在這裡相當低廉,不過妙的是,我卻很少看到加班的狀況,也許是社會主義國家的關係,也許是拉丁民族步調的關係吧。
最近發現我也開始習慣這樣的生活方式,但有時候還是會偷偷覺得,我煮的菜其實比女傭煮的好吃耶!
女傭文化在中美洲非常普遍,即使在這據說是中美洲最貧窮的國家,中等以上的家庭,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兼職女傭,可能一週來家裡三四天,打掃洗衣並煮飯,更別說是外國人或有錢人了,女傭常常是住在家中全天待命,也有許多尼加拉瓜人到較富有的鄰國哥斯大黎加或甚至美國當女傭,想辦法在異鄉為家鄉的孩子賺取生活費,供他們讀大學,有許多母親因此長時間和自己的子女分離。
搬到當地的寄宿家庭之後,家裡有part-time的女傭,一週來清掃三天,她也可以自由地取用冰箱的食物,每次大約從早上八點待到下午三點,洗所有的碗盤、衣服,打掃整個住家環境,並準備家中三人的食物,這樣一個月的薪資大約70美金,也許是因為這樣,我觀察到當地人吃完飯時,很自然地什麼東西也不收,準備等隔天女傭來時再洗,看得我手很癢,很想直接把杯盤拿過來洗一洗,或是不停地收拾,不過當然是被阻止了,唉,我真是沒有當少奶奶的命,也許是因為自己一個人在外面住久了,早就習慣什麼都自己動手吧!
從最有錢的人到經濟狀況不佳的家庭都有女傭,也許只有那些需要去幫傭的人沒有女傭吧,我想這樣的情況是這裡普遍偏低的薪資結構造成的,人力的價值在這裡相當低廉,不過妙的是,我卻很少看到加班的狀況,也許是社會主義國家的關係,也許是拉丁民族步調的關係吧。
最近發現我也開始習慣這樣的生活方式,但有時候還是會偷偷覺得,我煮的菜其實比女傭煮的好吃耶!
2008年2月4日 星期一
尼國日記(二十一) 一月二十八日
經過將近一個月的等待,也許,算是塵埃落定?
在UCA的西文課結束後,緊接著就是聖誕假期的來臨,雖然在ometepe渡過愉快的五天,但一回到馬納瓜,原先大使館跟我說一週上三天課,每天兩小時,但UCA要求我一週上四天課,每天兩小時,同時每天早上要去辦公室上班,週六還要上全天課,大使館方面認為這樣的要求太多了,等於佔去我全部的時間,而且若在UCA以這樣的時間上課,之後根本無法撥時間給台灣獎學金的學生上課,於是原本以為即將在一月份就會開始的中文課程陷入僵局,使館通知我他們必須與學校再做溝通,也不確定何時會有答覆,我的西文老師臨時通知我他這個月非常忙碌,無法幫我上課,日子就在等待中渡過。
上週終於接到使館的通知,決定不到UCA上課,而改到另一間大學UAM(Universidad Americana)的語言中心,今日到中心拜訪主任,初步敲定在三月三日開始上課,在二月份他們也可以提供兩週的密集西文課程給我,在安全考量方面,開始上課後,他們會派車接送我上下課。
老實說,這一間大學給我的印象很好,校區不大,學生人數也不多,不到兩千人,剛開始只覺得學校建築物不多,但在中心主任很仔細地帶我們走一圈校園,為我們介紹之後,才發覺這是個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地方,教室的設備相當不錯,每間教室都可以使用電腦投影上課,校園乾淨雅致,語言中心還有專屬的視聽教室,有三間電腦教室,全部都是HP的電腦,學校裡有棒球場、籃球場、和網路場,圖書館裡居然還有中文期刊,為了因應尼加拉瓜的電力問題,學校還有兩台自己的發電機,最令我吃驚的是,整個校區都可以無線上網,我不知道台灣有哪間大學是可以全校無線上網的呢。
不過這並不是沒有理由的,UAM是尼加拉瓜最昂貴的私立大學之一,許多學生能開車上學,也有較高比例的人能說英文,一個月基本的學費是兩百美金,和台灣公立大學的學費差不多,雖然正在放假,但走在校園裡,我還看到上假日課程的學生,帶著他們的Mac Book,可見多數是家庭經濟狀況不錯,當然,最金字塔頂端的那群人,就直接到美國去了。
不過我最喜歡的是這裡的人給我的感覺,很親切,也很有效率,語言中心的主任帶我們逛完一圈,才發現UAM的校地其實相當大,新的建築物也還在陸續增加中。
回家的路上和使館秘書聊到志工的工作,來這裡之後,我一直在想這個問題,我在這裡所做的事,更像是一份海外的中文教學工作,而不像是我們一般所認知的志工工作,這和國合會的志工本身的出發點以及台灣的外交處境有關,在台灣所有的海外志工中,國合會所提供的訓練和津貼應是最完整,在國外待的時間可能也是最長的,也受到一定程度的保護,不過一切的考量都必須配合外交工作,之前也和日本志工討論過,她也認為儘管日本的JICA是一個獨立的援外機構,日本也沒有台灣的外交問題,但是只要是海外援助都必然帶著外交考量,並著重在援助國國家形象的提昇。
到底,什麼是海外志工呢?在出發前,我就一直不敢覺得可以說是來幫助他們的,來這裡之後,更深深這樣覺得,他們有他們的生活方式,國家送志工出國,我覺得我們這些志工受益更多,儘管我們並不真正體驗到最深刻的貧窮,但就像是一顆顆種子,在這裡生活的經驗,會在我們心中發芽生根,不論我們將來回到哪一個位置上,都不可能忘記我們曾經親眼見過的貧富差距,曾經看過世界另一端的人,如何在缺乏的狀況下生活。
在UCA的西文課結束後,緊接著就是聖誕假期的來臨,雖然在ometepe渡過愉快的五天,但一回到馬納瓜,原先大使館跟我說一週上三天課,每天兩小時,但UCA要求我一週上四天課,每天兩小時,同時每天早上要去辦公室上班,週六還要上全天課,大使館方面認為這樣的要求太多了,等於佔去我全部的時間,而且若在UCA以這樣的時間上課,之後根本無法撥時間給台灣獎學金的學生上課,於是原本以為即將在一月份就會開始的中文課程陷入僵局,使館通知我他們必須與學校再做溝通,也不確定何時會有答覆,我的西文老師臨時通知我他這個月非常忙碌,無法幫我上課,日子就在等待中渡過。
上週終於接到使館的通知,決定不到UCA上課,而改到另一間大學UAM(Universidad Americana)的語言中心,今日到中心拜訪主任,初步敲定在三月三日開始上課,在二月份他們也可以提供兩週的密集西文課程給我,在安全考量方面,開始上課後,他們會派車接送我上下課。
老實說,這一間大學給我的印象很好,校區不大,學生人數也不多,不到兩千人,剛開始只覺得學校建築物不多,但在中心主任很仔細地帶我們走一圈校園,為我們介紹之後,才發覺這是個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地方,教室的設備相當不錯,每間教室都可以使用電腦投影上課,校園乾淨雅致,語言中心還有專屬的視聽教室,有三間電腦教室,全部都是HP的電腦,學校裡有棒球場、籃球場、和網路場,圖書館裡居然還有中文期刊,為了因應尼加拉瓜的電力問題,學校還有兩台自己的發電機,最令我吃驚的是,整個校區都可以無線上網,我不知道台灣有哪間大學是可以全校無線上網的呢。
不過這並不是沒有理由的,UAM是尼加拉瓜最昂貴的私立大學之一,許多學生能開車上學,也有較高比例的人能說英文,一個月基本的學費是兩百美金,和台灣公立大學的學費差不多,雖然正在放假,但走在校園裡,我還看到上假日課程的學生,帶著他們的Mac Book,可見多數是家庭經濟狀況不錯,當然,最金字塔頂端的那群人,就直接到美國去了。
不過我最喜歡的是這裡的人給我的感覺,很親切,也很有效率,語言中心的主任帶我們逛完一圈,才發現UAM的校地其實相當大,新的建築物也還在陸續增加中。
回家的路上和使館秘書聊到志工的工作,來這裡之後,我一直在想這個問題,我在這裡所做的事,更像是一份海外的中文教學工作,而不像是我們一般所認知的志工工作,這和國合會的志工本身的出發點以及台灣的外交處境有關,在台灣所有的海外志工中,國合會所提供的訓練和津貼應是最完整,在國外待的時間可能也是最長的,也受到一定程度的保護,不過一切的考量都必須配合外交工作,之前也和日本志工討論過,她也認為儘管日本的JICA是一個獨立的援外機構,日本也沒有台灣的外交問題,但是只要是海外援助都必然帶著外交考量,並著重在援助國國家形象的提昇。
到底,什麼是海外志工呢?在出發前,我就一直不敢覺得可以說是來幫助他們的,來這裡之後,更深深這樣覺得,他們有他們的生活方式,國家送志工出國,我覺得我們這些志工受益更多,儘管我們並不真正體驗到最深刻的貧窮,但就像是一顆顆種子,在這裡生活的經驗,會在我們心中發芽生根,不論我們將來回到哪一個位置上,都不可能忘記我們曾經親眼見過的貧富差距,曾經看過世界另一端的人,如何在缺乏的狀況下生活。
2008年2月2日 星期六
尼國日記(二十)
所謂日記,畢竟還是得天天紀錄。
放上部落格的東西越來越少,實在是因為所想所寫的東西,會越來越貼近自己,所發生的事情,所經歷的這段時間就像在挖掘自己的內心,和當初興高采烈而興奮前來當志工的心情有些出入,我深深覺得二十五歲這一年將會是我人生中一個重要的轉捩點,只是現在我還不確定那會是什麼,但是已經隱隱感覺到了。
今天和朋友聊到戰爭和貧窮,原來他是曾經歷過的,雖然對他來說,沒有任何可怕的回憶,但我仍然驚訝,這裡是有著沉重戰爭歷史的國家,雖然戰爭已經在十八年前結束,但還未真正離開人們的心中,戰爭結束時,他才八歲,他的妹妹才三歲,所以幸運地,並未在他們心中留下太深刻地印象,但他仍記得孩提時,被媽媽緊抱在懷裡,聽著窗外傳來的槍聲和打鬥聲,在母親的小心呵護下,不讓他們親眼見到屍體或任何戰爭殘酷的面貌,在1970年代,尼加拉瓜曾是中美洲最富裕的國家,曾經年國民平均所得高達每人五千美金,在一九七二年的超大地震,摧毀了馬納瓜過去的高樓建築,又經歷了長達十年的戰爭和一連串施政不當,這裡現在成為中南美洲最貧窮的國家,2006年國民年平均所得不到一千美金,這裡還在恢復元氣,努力成長中,但我完全不覺得這裡的人感到難過或喪氣,雖然我常在路上被無聲無息出現在身邊乞討的小孩嚇一跳,但當我在清晨的陽光裡,看到準備出門工作的人們和Zona Franca繁忙的景象,我希望這個國家真的能發展起來,這裡有美麗的風光和友善的人民、豐富的物產和天然觀光資源,只待規劃開發。
我真心地這麼希望。
She deserves a better development.
放上部落格的東西越來越少,實在是因為所想所寫的東西,會越來越貼近自己,所發生的事情,所經歷的這段時間就像在挖掘自己的內心,和當初興高采烈而興奮前來當志工的心情有些出入,我深深覺得二十五歲這一年將會是我人生中一個重要的轉捩點,只是現在我還不確定那會是什麼,但是已經隱隱感覺到了。
今天和朋友聊到戰爭和貧窮,原來他是曾經歷過的,雖然對他來說,沒有任何可怕的回憶,但我仍然驚訝,這裡是有著沉重戰爭歷史的國家,雖然戰爭已經在十八年前結束,但還未真正離開人們的心中,戰爭結束時,他才八歲,他的妹妹才三歲,所以幸運地,並未在他們心中留下太深刻地印象,但他仍記得孩提時,被媽媽緊抱在懷裡,聽著窗外傳來的槍聲和打鬥聲,在母親的小心呵護下,不讓他們親眼見到屍體或任何戰爭殘酷的面貌,在1970年代,尼加拉瓜曾是中美洲最富裕的國家,曾經年國民平均所得高達每人五千美金,在一九七二年的超大地震,摧毀了馬納瓜過去的高樓建築,又經歷了長達十年的戰爭和一連串施政不當,這裡現在成為中南美洲最貧窮的國家,2006年國民年平均所得不到一千美金,這裡還在恢復元氣,努力成長中,但我完全不覺得這裡的人感到難過或喪氣,雖然我常在路上被無聲無息出現在身邊乞討的小孩嚇一跳,但當我在清晨的陽光裡,看到準備出門工作的人們和Zona Franca繁忙的景象,我希望這個國家真的能發展起來,這裡有美麗的風光和友善的人民、豐富的物產和天然觀光資源,只待規劃開發。
我真心地這麼希望。
She deserves a better development.
訂閱:
文章 (Atom)
人在組織中如何生活
我不確定是不是因為我接受過的社會科學教育,讓我常常在觀察人類活動時,傾向先用抽離的通則方式去思考,再去看不同文化的差異。 我常常思考工作中組織和個人的關係。 我對組織到底是抱著何種信念? 我相信組織能為人帶來成長,讓個人獲得他想要的嗎? 我相信,但也不完全相信。 個人需要時...
-
趁著去東京旅行的機會,順便去聽了插畫學校「青山塾」的說明會,說明上寫著:「請帶自己的作品來,作品尺寸形式不拘。」打包行李時,於是特地把幾本速寫本收進了行囊。 會知道這間學校,是因為其中授課的木內達朗老師去年底參與了 Visual Taipei 的插畫展,當時他的作品非常...
-
這幾天被國合會找回去當志工的口試委員,大約就是十年前的這個時候吧,我看到國合會招募海外志工的廣告,因此去了尼加拉瓜當,一路走到今天,我常說這是我人生的轉捩點。所以看到坐在我對面的面試者,回想當初的自己,感觸很多,那時候的我看起來是怎麼樣的?而現在變成口試委員,又是怎麼看...
-
3 月 28 日星期三,巴拉圭聖週假期的第一天,我體驗了一件很有特色的事,就是做 Chipa (發音是七帕)! Chipa 是什麼?他是巴拉圭人常吃的一種傳統食物(阿根廷北部部分地區也吃),聽說這名字是來自巴拉圭當地的瓜拉尼 Guarani 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