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衝擊之一:女傭文化
女傭文化在中美洲非常普遍,即使在這據說是中美洲最貧窮的國家,中等以上的家庭,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兼職女傭,可能一週來家裡三四天,打掃洗衣並煮飯,更別說是外國人或有錢人了,女傭常常是住在家中全天待命,也有許多尼加拉瓜人到較富有的鄰國哥斯大黎加或甚至美國當女傭,想辦法在異鄉為家鄉的孩子賺取生活費,供他們讀大學,有許多母親因此長時間和自己的子女分離。
搬到當地的寄宿家庭之後,家裡有part-time的女傭,一週來清掃三天,她也可以自由地取用冰箱的食物,每次大約從早上八點待到下午三點,洗所有的碗盤、衣服,打掃整個住家環境,並準備家中三人的食物,這樣一個月的薪資大約70美金,也許是因為這樣,我觀察到當地人吃完飯時,很自然地什麼東西也不收,準備等隔天女傭來時再洗,看得我手很癢,很想直接把杯盤拿過來洗一洗,或是不停地收拾,不過當然是被阻止了,唉,我真是沒有當少奶奶的命,也許是因為自己一個人在外面住久了,早就習慣什麼都自己動手吧!
從最有錢的人到經濟狀況不佳的家庭都有女傭,也許只有那些需要去幫傭的人沒有女傭吧,我想這樣的情況是這裡普遍偏低的薪資結構造成的,人力的價值在這裡相當低廉,不過妙的是,我卻很少看到加班的狀況,也許是社會主義國家的關係,也許是拉丁民族步調的關係吧。
最近發現我也開始習慣這樣的生活方式,但有時候還是會偷偷覺得,我煮的菜其實比女傭煮的好吃耶!
2008年2月20日 星期三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人在組織中如何生活
我不確定是不是因為我接受過的社會科學教育,讓我常常在觀察人類活動時,傾向先用抽離的通則方式去思考,再去看不同文化的差異。 我常常思考工作中組織和個人的關係。 我對組織到底是抱著何種信念? 我相信組織能為人帶來成長,讓個人獲得他想要的嗎? 我相信,但也不完全相信。 個人需要時...
-
趁著去東京旅行的機會,順便去聽了插畫學校「青山塾」的說明會,說明上寫著:「請帶自己的作品來,作品尺寸形式不拘。」打包行李時,於是特地把幾本速寫本收進了行囊。 會知道這間學校,是因為其中授課的木內達朗老師去年底參與了 Visual Taipei 的插畫展,當時他的作品非常...
-
這幾天被國合會找回去當志工的口試委員,大約就是十年前的這個時候吧,我看到國合會招募海外志工的廣告,因此去了尼加拉瓜當,一路走到今天,我常說這是我人生的轉捩點。所以看到坐在我對面的面試者,回想當初的自己,感觸很多,那時候的我看起來是怎麼樣的?而現在變成口試委員,又是怎麼看...
-
3 月 28 日星期三,巴拉圭聖週假期的第一天,我體驗了一件很有特色的事,就是做 Chipa (發音是七帕)! Chipa 是什麼?他是巴拉圭人常吃的一種傳統食物(阿根廷北部部分地區也吃),聽說這名字是來自巴拉圭當地的瓜拉尼 Guarani 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