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7日 星期一

尼國日記(三十三)我是菜鳥華語老師

華語教學這件事,乍聽感覺簡單,我們生下來就講中文嘛,有什麼難?聽了很多媒體的炒作,聽說很多人對這塊產生興趣都是聽聞「華語熱」而想投入,其實我以前沒想過要教外國人中文,對華語熱沒放在心上,對這份工作的中心思考是志工而非華文教學,雖然也擔心自己並未具有教學經驗,但也覺得,這是我的母語,有什麼好擔心的呢?

但這是我第一次上台面對學生教書,面對一群跟我年紀差不多,甚至比我大的學生,心裡實在誠惶誠恐。

開始「學習」教中文之後,才覺得中文真難,教中文也難。

上堂課我的學生著急地問我什麼時候我們才要開始學寫字,因為上了兩個禮拜的課,還停留在漢語拼音的發音和句子練習,中文神秘複雜的方塊字,對他們來說具有無比的吸引力。可是我說︰還早!慢慢來,先把發音練好。

其他華語志工也建議我不要太早開始教寫字,先把發音練熟,拼音掌握好,讓他們可以說出簡單的句子,建立成就感,因為中文字實在不好寫,太早開始學寫字,學生容易感到很深的挫折感,也許從此就扼殺了他學中文的興趣。

準備課程內容,設計課堂活動,出考卷,另外由於並非科班出身,要趕快補強自己對漢語語法的概念,不知道該怎麼解釋的地方要趕快查西文翻譯,有時會讓我有些焦慮,因為我真的不熟悉,但有的學生很認真,每一堂課面對他們,都會讓我惕厲自己,不能辜負他們想學習的心,要真的好好當一個老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人在組織中如何生活

我不確定是不是因為我接受過的社會科學教育,讓我常常在觀察人類活動時,傾向先用抽離的通則方式去思考,再去看不同文化的差異。 我常常思考工作中組織和個人的關係。 我對組織到底是抱著何種信念? 我相信組織能為人帶來成長,讓個人獲得他想要的嗎?    我相信,但也不完全相信。 個人需要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