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12日 星期日

自言自語

今天一早起床突然覺得自己這樣下去真不是辦法,身旁有一種乏味的氣息凝結著。

好久沒有寫自己想寫的東西,想說的話。

認真想過為什麼會這樣呢,很想給自己一個很簡單快速的答案,但是腦子和心同時高速運轉拋出很多自己也不太理解的話,因為自己都不太理解,期待別人理解也太過勉強,但如果不給自己一個答案,又覺得對不起自己和別人(誰管你啊自以為)。

想了一想,如果硬要說一個簡單的答案,我會說,是浮躁。

浮躁,每次一坐到電腦前,總是很快地被什麼新奇的影片吸引,又想著要這裡看一看,那裏看一看,無法專注在我眼前要專注的事物上,這樣的感覺讓我很害怕卻又無法克制,幾乎是毫無目標的任意瀏覽上網,在網路的世界裡漂浮,不知道要往哪裡去。

是因為寫論文帶來的壓力嗎?也許是,但總覺得不那麼單純,離開電腦前,我的眼神中雖然掠過各式各樣的東西,五光十色的世界環繞著我,別人的生活看起來充滿方向和意義(也許只是臉書上的假象),好像大家都有一個目的地,我卻環顧四周不知道該往哪裡去,就算要抬起腳步往前走,也不覺得哪個地方特別吸引我。

對,就是這種無聊、沒有吸引力的感覺。我一方面被這種感覺包圍,但是心裡批評自己的聲音,又不曾停止,對自己陷入這種狀態感到不可思議,不可原諒,心裡的little voice說:

「你怎麼會這樣?」
「你有什麼好抱怨的?大家都有自己生活的難處啊!」
「明知應該做的事為什麼不做呢?」
「還是應該抱著正面一點的態度吧!」

我閱讀各種各樣的勵志文章,淨化心靈、養成習慣、健康飲食或是排毒瘦身,臉書上有很多這樣的文章,每天不定時出現在你面前,引誘你點完一篇又一篇,點的越多出現頻率越高,就像廣告一樣,對,他們知道你在看什麼,然後餵養你所需要的內容。

是不是因為心裡缺乏某種秩序,存在一種巨大而空洞的焦慮,只有在閱讀這類文章時,讓我感到片刻的放鬆、擁有希望或是一種麻醉,這些文章最常採取的方式,就是告訴你10個以內的步驟或是清單,讓你覺得只要做了這些事情,你也能重新找回對生活、身體甚至是心靈的主導權。

是的,他們說每個人都可以。

我很想在文章結束時說,看吧!我發現了,我知道了,原來就是怎麼怎麼,我是因為這樣這樣,才會那樣那樣,可是我還是不知道,我不知道這一切從哪裡出現,不知道會去哪裡,也不知道該怎麼做。



只是覺得我必須說出來。

2 則留言:

  1. 謝謝妳說出很多人的想法:)

    回覆刪除
  2. 謝謝你的回應,這原只是我的自言自語呢~受寵若驚!

    回覆刪除

人在組織中如何生活

我不確定是不是因為我接受過的社會科學教育,讓我常常在觀察人類活動時,傾向先用抽離的通則方式去思考,再去看不同文化的差異。 我常常思考工作中組織和個人的關係。 我對組織到底是抱著何種信念? 我相信組織能為人帶來成長,讓個人獲得他想要的嗎?    我相信,但也不完全相信。 個人需要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