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 2007.09.09 江慧真/專訪
「台灣的志工風氣、大學生國際競爭力仍遠遠不足!」國合會秘書長陳正忠感慨,外交處境艱困是一種封閉的惡性循環,導致整個國內的學術研究、國際參與、發展合作無法和國際接軌;但透過志工的力量,卻能突破國際強權政治的藩籬!
陳正忠指出,台灣官方志工的風氣、規模,都比不上蓬勃的國際志工。如美國前總統甘迺迪號召下的「和平工作團」、「日本國際協力機構」每年動輒超過三萬名,台灣連新加坡、韓國都比不上。國合會一年派不到五十人,民間非政府組織更少,每單位每年派遣只有個位數。
「台灣的國際化之路真的很寂寞!」他說,台灣的大學國際化競爭力評比,遠遠落後政府的各項評比。這代表台灣外交走不出去,導致整體競爭力上不來;儘管台灣請回一流大學教授,但教授很少能參與國際研究,拿不到如歐銀、亞銀等國際組織的研究計畫,只能找中研院、國科會,造成大學生無法參與國際。
以英國倫敦政經學院為例,有十九個學院研究國際合作和發展經濟;但台灣因為無法參與國際,學術研究和大學生素質再好,也只侷限在區域和台灣,研究很難上國際重要期刊。國際組織如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等其實不排斥台灣志工,「但台灣大學生卻沒有這種風氣和志向!」
陳正忠分析,國際心理研究上統計發現,會選擇當海外志工的人,人格上多半有非常高的浪漫情懷、崇高理想,血液裡潛伏著流浪的因子和避世的性格,不過,當然也有不乏少數是為了逃避感情、家庭或者「賺免費機票旅行」的人。
因此,國合會仿照美國志工培訓體制,訂出一套嚴謹的性向測驗和人格分析流程,可以準確篩選掉沒有抗壓性,或志趣不合,或根本無心服務的報名者。面試錄取後,有三天的儲備志工課程,派遣前再經三個月的專業訓練,才能真正把這些志工種子灑向全球各地。
他呼籲,「要把台灣的品牌送出去,才能把外面的視野帶回來,這對台灣整體經濟利益,高於政治利益!」
2007年9月13日 星期四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人在組織中如何生活
我不確定是不是因為我接受過的社會科學教育,讓我常常在觀察人類活動時,傾向先用抽離的通則方式去思考,再去看不同文化的差異。 我常常思考工作中組織和個人的關係。 我對組織到底是抱著何種信念? 我相信組織能為人帶來成長,讓個人獲得他想要的嗎? 我相信,但也不完全相信。 個人需要時...
-
這幾天被國合會找回去當志工的口試委員,大約就是十年前的這個時候吧,我看到國合會招募海外志工的廣告,因此去了尼加拉瓜當,一路走到今天,我常說這是我人生的轉捩點。所以看到坐在我對面的面試者,回想當初的自己,感觸很多,那時候的我看起來是怎麼樣的?而現在變成口試委員,又是怎麼看...
-
趁著去東京旅行的機會,順便去聽了插畫學校「青山塾」的說明會,說明上寫著:「請帶自己的作品來,作品尺寸形式不拘。」打包行李時,於是特地把幾本速寫本收進了行囊。 會知道這間學校,是因為其中授課的木內達朗老師去年底參與了 Visual Taipei 的插畫展,當時他的作品非常...
-
眼前這個叫發電機的龐然大物 轟隆隆的運轉著 這體積 可以住人了吧 儀表板上的油表指針 慢慢指向枯竭 南美大陸果然熱情 電流 像見到暗戀對象漏拍又突然加速的心跳 來去不定 一瞬間 螢幕熄滅 四周傳來一片哀號 沒想過 人生中有機會和這樣的龐然大物 相遇 機器已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